我已授权

注册

平安消金牌照下发 巨头分羹 消费金融市场迎来新变局?

2020-04-10 06:51:27 和讯名家 

  出 品 | 异观财经

  作 者 | 黑绳天谴冥王

  异观财经消息,北京时间4月9日,上海银保监局发布公告,批准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开业(下称“平安消金”)。

  先于小米消费金融 平安消金将成第25家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

  2019年下半年以来,银保监会接连批复了多张消费金融牌照。除了上述的平安消金以外,还有小米旗下的重庆小米消费金融有限公司,以及光大银行(601818,股吧)控股子公司北京阳光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。此外,建行、江苏银行南京银行(601009,股吧)和TCL集团等,也都在加速消费金融牌照申请。

  此前平安旗下陆金所宣布退出P2P业务之时,便有业内人士向异观财经表示,平安申请消费金融牌照,转型进军消费金融领域。

  早在去年10月24日,中国平安(601318)集团董事会决议设立消费金融公司。同年11月21日,中国银保监会官方发布批复,同意中国平安保险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筹建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。从同意筹建到完成开业申请,平安消金用了不到5个月时间,刷新了此前的记录。

  根据《财经》(博客,微博)记者了解,平安消金将在本月底正式开业。平安消金成为今年第一家获批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,先于小米消费金融和阳光消费金融,将成为第25家开业的消费金融公司。

  根据上海银保监会的批复,平安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业务包括:发放个人消费贷款、接受股东境内子公司及境内股东的存款、向境外金融机构借款、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、境内同业拆借、与消费金融相关的咨询代理业务、代理销售与消费贷款相关的保险产品等。

  在目前开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,捷信消费金融注册资本规模最大,注册资金为70亿元,其次是注册资金为40亿元的马上消费金融,招联消费金融以38.68亿元的注册资金位居第三。

  根据上海银保监会的批复显示,平安消金注册资金为50亿元人民币,仅次于捷信消费金金融,超过马上消费金融和招联消费金融。

  从平安消金的股权结构看,中国平安保险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出资人民币15亿元,占公司注册资本的30%;

  融熠有限公司出资人民币14亿元,占公司注册资本的28%;

  未鲲(上海)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出资人民币13.5亿元,占公司注册资本的27%;

  锦炯(深圳)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出资人民币7.5亿元,占公司注册资本的15%。

  需要注意的是,除平安集团之外,平安消费金融公司的另外三个股东均为陆金所控股的关联公司。其中,融熠有限公司为平安普惠企业管理公司、平安普惠融资担保有限公司、重庆金安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。

  消费金融“钱景”大 巨头入局分羹 竞争加剧

  中国消费金融市场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“钱景”。今年1月,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发布的《2019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》指出,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有望在2019-2023年实现翻番。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接近3万亿元。

  从近期各家公司发布的2019年年报显示,大部分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实现正增长,但部分公司增速放缓。其中,招联消费金融公司2019年实现营收107.40亿元,同比增长超50%;净利润14.66亿元,同比增长约17%。

  捷信作为注册资金规模最大的消费金融公司,其全球业绩报告显示,2019全年实现43亿欧元(约330亿元人民币)的营收,其中超六成来自中国市场,净利润4亿欧元。

  马上消费金融2019全年营收89.99亿元,同比增长9%,净利润8.53亿元,同比增长6.5%;中邮消费金融2019全年实现净利润3.49亿元,增长超70%,营业收入37.25亿元,同比增长78%。

  除了持牌金融机构之外,趣店、乐信、360金融等金融科技平台也在个人消费信贷方面取得不错的成绩。拥有流量的巨头平台美团、滴滴等也均涉足金融相关业务。

  然而,随着金融趋严,违规现金贷、套路贷、违规校园贷清理清理力度不断加强,个人信贷需求会被分流到银行和持牌消费金融平台。持牌经营是大势所趋。因此,消费金融牌照也尤为稀缺和抢手。对拥有流量优势的巨头而言,多一张牌照既是多一道“护身符”,消费金融牌照的争抢也尤为激烈。

  2019年5月,哈银消费金融获批将注册资本由10.5亿元增加至15亿元,度小满(重庆)科技有限公司出资4.5亿元,持有哈银消金30%的股权;6月,微博全资子公司参股包银消费金融;蚂蚁金服、腾讯则通过持股邮储银行间接参股中邮消费金融。

  巨头的加入,在推动普惠金融向前发展的同时,也让消费金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。从监管机构批复牌照的力度上来看,政府在大力支持消费金融发展。然而,从消费金融业务开展中,高利率、暴力催收等问题频频出现,以及一些恶意逃废债问题的出现,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监管政策需要不断完善。

  当前,严监管是消费金融行业的主旋律,非持牌机构需持牌经营,而持牌机构则需要合规经营。伴随数字化经济的到来,线上消费信贷蓬勃发展,金融与科技的在不断融合,有利的政策支持和合规经营,才能促进普惠金融向善发展。

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:异观财经。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和讯网立场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请自担。

(责任编辑:王治强 HF013)
看全文
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
提 交还可输入500

最新评论

查看剩下100条评论

推荐阅读

   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

    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和讯网无关。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